无事“找书记”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实践。汤池镇以无事“找书记”为切口,推动基层治理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为镇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织密基层治理“感知网”。为了更全面地掌握情况,汤池镇建立了“网格化”排查机制。将全镇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网格员,网格员们定期巡查,对网格内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无论是邻里之间的小矛盾,还是基础设施的损坏问题,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同时,开通线上反馈渠道,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微信等方式随时反映问题。此外,还设立了意见箱,鼓励群众提出建议和意见。通过这些方式,干部们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各类信息,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按下基层治理“快捷键”。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汤池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路灯损坏、垃圾清理不及时等,要求相关部门立即整改,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对于复杂的问题,如土地纠纷、产业发展难题等,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会商,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汤池镇还注重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通过主动解决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架起基层治理“连心桥”。为了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镇村干部们定期开展走访活动,主动上门与群众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在走访过程中,干部们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此外,汤池镇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会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