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客厅式审判法庭”。审判法庭采用了居家客厅式布局,营造温馨的环境氛围,并在审判、调解过程中引入柔性理念,努力营造利于对话沟通的氛围,拉近双方距离,缓和对立情绪,从而更妥善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家事纠纷。
二是打造多元化解纠纷“舒城模式”。将“互联网+”运用于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设,利用《大调解信息管理软件》,搭建诉调对接网络平台。加强与1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22个乡镇及经济开发区调解委员会的联动,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整体合力,形成多元化解纠纷“舒城模式”。1——11月,诉前化解矛盾纠纷506件。2月3日,《人民法院报》头版以《最开心的新年礼物》一文,专题报道该院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取得的良好成效。
三是开展“业务课堂”活动。不定期组织全院干警进行业务知识学习,结合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展开讨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干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制定培训计划和导师制度。分两批组织全院170名工作人员到安徽大学接受培训,62人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开展涉众型经济犯罪、冲突鉴定意见的采信规则等专项调研,5篇论文获得省、市法院表彰。
四是强化案件巡回审理。根据方便群众接受教育情况,灵活安排开庭时间,利用早中晚不同时段深入农村、社区、街道等基层,全年累计开展巡回调解186件、巡回开庭36件(次),基层组织代表、社区群众600余人(次)旁听庭审,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