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安徽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写着 “廉洁高效 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舒城法院民三庭法官手中,真诚表达对法官心系企业、高效调解的感激之情。
2022年2月,原告安徽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与被告安徽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水稳碎石采购合同》,由原告为其供应被告工程所需的各档碎石石料。
2023年4月,双方经结算,被告尚欠原告378.9万余元砂石款没有支付,双方为此产生纠纷。同年12月6日,原告起诉至法院,并申请保全了被告的账户,要求被告支付砂石款378.9万余元及相应利息。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认真查阅卷宗材料了解案情,并就原告方诉请的内容与被告进行沟通,详细询问被告逾期支付的原因,被告表示因资金没有回笼,导致没有及时付款。考虑到双方均是企业,需要经营运转,保全期过长不利于双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于是承办法官决定从促进双方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庭前调解,并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双方企业,耐心释法明理,分析利弊,缩小、化解原、被告双方诉请差距,几番释法析理后,双方达成调解意愿。
为减少双方企业诉累,承办法官运用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组织调解确认工作,原、被告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约定被告公司欠原告公司的砂石款,分三期履行,最后一期于2024年2月25日前全部支付完毕,如逾期将承担相应利息,原告企业主动承担了一半的诉讼费和保全费,双方握手言合。协议签订后,第一期欠款150万元如约到账,被告公司账户得以及时解封,原、被告双方均对法官及时高效、公正司法表示满意,此案得以圆满化解。
收到欠款后,原告法人非常激动的赶来法院送锦旗,他表示:“没想到不用开庭,能这么快拿到欠款,承办法官充分考虑到双方企业的困境,高效调解,让企业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官在为企纾困”。
锦旗虽轻,却承载着企业对法官工作的认可,言语无华,却体现了对法院公正司法的肯定。舒城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实现“云间”化解纠纷,让企业充分感受高效的司法速度,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